福建用户提问:5G牌照发放,产业加快布局,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?
四川用户提问: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,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?
河南用户提问:节能环保资金缺乏,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,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?
废塑料行业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持续受到全球关注。废塑料行业定义为通过一系列技术方法和工艺流程,对废弃的塑料制品进行回收、分类、处理,进而转化为再生资源或能源的过程。当前,废塑料行业正处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阶段。
废塑料行业作为循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,持续受到全球关注。废塑料行业定义为通过一系列技术方法和工艺流程,对废弃的塑料制品进行回收、分类、处理,进而转化为再生资源或能源的过程。该行业旨在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,减少环境污染,并促进可持续发展。当前,废塑料行业正处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阶段。
未来,废塑料行业的发展的新趋势将更加绿色、智能和规模化。随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,废塑料回收利用率有望进一步提升,回收利用总量将持续增长。化学再生技术的应用场景范围将继续扩大,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。同时,随着“互联网+回收”模式的普及,废塑料回收效率与质量将得到逐步提升。此外,行业将更看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,推动废塑料处理向高值化、无害化方向发展。
中国废塑料行业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关键阶段。政策层面,国家持续强化环保法规,推动“无废城市”建设,并出台《“十四五”循环经济发展规划》,要求到2025年废塑料回收量达到2,000万吨,再生利用率提升至30%以上。经济层面,随着国内消费升级,塑料制品需求量开始上涨带动废塑料回收需求,但原材料价格波动(如原油价格对再生塑料成本的影响)及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形成压力。
产能与产量:2024年中国废塑料回收量预计达1,800万吨,同比增长8%,主要来自于包装(占比45%)、电子电器(20%)和汽车(15%)等领域的废弃塑料。华东地区(如江苏、浙江)占据全国产能的40%,依托成熟的产业链和密集的制造业。
进口依赖度下降:自2018年“禁废令”实施后,废塑料进口量从2017年的705万吨骤降至2024年的不足50万吨,国内回收体系逐步替代进口。
技术瓶颈:物理回收仍为主流(占比75%),但化学回收技术(如热解、溶剂法)在PET和PE等高的附加价值领域的应用加速,预计2025年化学回收占比将提升至12%。
下游应用:再生塑料大多数都用在建材(30%)、包装(25%)和纺织(20%)行业。其中,建筑模板和管道需求稳定,而食品级再生PET因政策支持(如欧盟SUP指令)成为增长亮点,2024年需求量达120万吨,年增速超15%。
区域差异:华南地区(广东、福建)因制造业密集,废塑料需求占全国35%,但本地回收率不足,依赖华东和华北供应。
价格波动:2024年再生PE均价为6,200元/吨,同比上涨5%,受原油价格和环保限产双重影响。
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《2025-2030年中国废塑料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前途预测报告》显示,2024年再生塑料出口量达80万吨,主要流向东南亚(占比60%)和欧洲(25%),但国际贸易壁垒(如欧盟碳关税)可能制约未来增长。
1. 市场集中度:行业呈现“散、小、乱”特征,但头部企业通过并购加速整合。2024年中国再生资源研发企业市场占有率达7%,位居第一。
格林美:2024年废塑料处理量突破50万吨,重点布局动力电池塑料回收,毛利率23%。
英科再生:以PS再生为核心,出口占比70%,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25%。
本土中小企业:面临环保成本上升(占营收15%-20%)和技术迭代压力,30%的企业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。
1. 市场规模预测:2025年废塑料回收量将达2,100万吨,市场规模突破1,200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9%。
2. 技术趋势:化学回收技术投资占比将从2024年的18%提升至2030年的35%,生物降解塑料与再生塑料的协同发展成为新方向。
中国废塑料行业在政策驱动和技术升级下迎来发展机遇,但需解决回收体系分散、技术瓶颈及国际竞争压力等挑战。未来,行业将向集约化、高值化方向转型,有突出贡献的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有望占据主导地位,而投资者需关注政策导向与技术创新带来的结构性机会。
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来进行采集、整理、加工、分析、传递,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,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,把握投资机遇,提升公司竞争力。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《2025-2030年中国废塑料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前途预测报告》。
3000+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+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+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+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
上一篇:从 “木模” 到 “碳纤维”:建筑模板材质进化史中的里程碑
下一篇:开足马力“赶春色”